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|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

6月特別例会

【日時】: 6月22日(土) 15時~17時

【会場】: 大阪商業大学 ネットワークレクチャールーム(図書館4F突き当たり)

【報告者】: 徐勇 氏(北京大學/國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研究員)

【報告タイトル】: 現代中國“軍閥”研究的政治化與學術發展問題

【報告言語】:中国語(日本語通訳:林礼しょう(金へん+りっとう)氏(大阪大学大学院生))

【報告要旨】:
   民國北京政府時期的軍事實力派及其戰亂現象,多以“軍閥”稱之。“軍閥”概念出現伊始,對其涵義以及相關研究學術史既已展開 。
  首先是在民國北京政府的1917年“督軍團干政”事件前後,由李大等人的引進,軍閥概念出現在當時報刊。其後有陳獨秀、譚平山、高一涵、呉敬恆(稚暉)、王恆、王世傑等人的詮釋與應用,軍閥話語體系逐歩形成,並隨即有了20年代前期的開放式研究態勢。20年代中期經由北伐革命的推進,由國民黨主政進入南京政府時期。經由國共兩黨相通的作用,為革命所需的宣傳及其理論解釋體系,取得了穩固的主導地位,軍閥話語體系由政黨史觀、革命史觀所支配,貫穿於政黨宣傳刊物、教科書各領域,軍閥定義及其研究應用被全面政治化。學術性的研究與理論探討式微。
  至1949年國共兩黨政權易位,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,海峽兩岸軍閥問題研究,仍然受制於政黨革命時期的共同的軍閥批判的需要,延續了革命時期的宣傳與理論架構,繼續表現出高度的政治化状態。學術性研究計資料整理遲緩,著作文章數量相對其他領域甚少。
  再後是70、80年代,先後有兩岸的解禁與開放,推進了思想史觀的解放與史料的發掘,促動了軍閥課題的真正的學術研究。其實際成就,表現在資料的發掘與整理基礎上,對於軍閥“勾結帝國主義”等傳統批判角度的修訂,並展開軍政關係等新角度的研究,更新了國民黨史觀評價體系 。
  中國的軍閥研究的展開,也有海外研究的交流與促動。日本的注重史實個案研究,係統的綜論專著有波多野的著作。美國自50年代的派伊、鮑威爾,60、70年代的韋慕庭、謝里登,到80、90年代的麥科徳、林等人論著,加上亨廷頓的軍政關係理論。都對中國學界産生了影響。
  綜合以上考察可知,隨著軍閥概念的出現及其話語體系形成,軍閥問題研究在歴史學、政治學各領域,始終呈現有濃厚的政治化、即革命化態勢。當今與未來的軍閥學術研究,當在資料繼續開拓基礎上,直面如下諸問題。
  第一、要清楚認識北伐革命史觀的存在及其支配性作用。釐清軍閥概念的源流、褒貶意義,及其定義的私兵、兵權干政、勾結帝國主義等傳統要素,以及軍閥的思想文化特徴分析等問題。
  第二、深入發掘相關人物、事件、著作報刊語辭諸方面的具體、個案、實證的客觀研究。
  第三、開闢軍政關係等新角度研究,擺脱革命史觀僵化的批判意識,開發政黨政治文獻的學術理論價値,進而探討軍閥研究在現代中國研究相關領域的地位作用,以整體宏觀的研究相配合,深化軍閥問題的自身研究。
by yukiko_sakaida | 2013-06-17 19:52 | 月例会・総会案内
<< 総合地球環境学研究所中国環境問... 中国現代史研究会例会 >>